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校快讯

【校企合作·双元育人】我校非遗创新与培养模式获省级艺术机构关注

来源:时间:2024-04-29 15:19 分享至:
          近日,我校迎来了一位特别专家,他是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许多思博士。许博士专注于推广非遗传承和乡村美术教育工作,还创建了南岸至尚美术馆。此次许博士慕名到访是为了解我校工艺美术专业在引大师、编教材、建工作室、创“社中校”创新培养非遗传承人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许多思博士在艺术专业部副主任谭荣添、副科长王瑛、民间艺术工作室负责人李剑飞以及王媛兵老师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工艺美术专业各工作室。

参观过程中,许博士了解到学校工艺美术专业从2013年开始,通过与企业共建“社中校”工作室,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获得了喜人的育人成果,在区域民间艺术传承和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模式成功地融合了校企各方资源,培养出既能传承传统技艺又具备现代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非遗”项目人才。

参观结束后,双方围绕学校与当地企业合作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交流座谈。许博士对我校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的做法表示高度赞赏。谭荣添副主任介绍到,工艺美术专业的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佛山市民间艺术社由国营单位转制为民营企业的背景下,经校企双方不断调整优化合作机制,共同应对传统技艺传承和发展中的挑战,探索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多年来,我校通过让学生参加校内工作室的技艺教学和企业车间跟岗实践,跟随民间艺术大师开展“学徙式”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全新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环境所带来的变化和提升。这一模式不仅注重传承技艺,更重视创新和市场适应性的培养。

谭荣添副主任在座谈中指出,“我们的目标是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学徒制结合,培养传统创新型人才,创造校企学生社会多赢,既保护文化遗产,也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访问结束时,许博士再次对我校在“非遗”创新方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学校这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堪称“非遗”传承的育人样板,并期待未来与学校开展更多能促进传统文化技艺发展的学术交流和研究。

 

供稿:李剑飞

供图:李剑飞

编辑校对:姚玫娜

图文排版:黎兆武

初审:伍丽霞

终审:李超


1 许多思博士访谈


2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