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材职校与市民间艺术研究社探索合作育人新模式纪实
2019年9月18日, 现代学徒制民间艺术专业班宣讲会在华材职业技术学校设计中心举行,吸引了众多学生。
“我在民间艺术上几乎是零基础,可以报名吗?”“毕业后多长时间,我才能像您一样成为总监?” 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纷纷向主讲人—佛山新合民间工艺美术研究有限公司陈健珊总监抛出问题,表现出对专业班的浓厚兴趣。
今年4月,学校工艺美术专业与佛山新合民间工艺美术研究有限公司(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开设了“民间艺术”订单班。新学期,双方推出新的校企合作模式—现代学徒制民间艺术专业班,进一步培育佛山剪纸、彩灯、狮头等非遗项目的从业人员、工艺师、传承人。
合作十载再探新路
走进学校2019年工艺美术专业毕业设计展现场,《佛山旅游节》文创产品、《心动佛山》网站衍生品等让人眼前一亮。手绘狮头成为旅游节的形象大使,“跃”上了海报、衣服、抱枕、产品包装等各式文创产品;佛山剪纸中的镂空技法被利用到包装设计中,成为唯美浪漫的婚庆产品。
工艺美术专业从2008年便开始与“非遗”保护单位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开展民间艺术人才培养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为中心,在“社中校”人才培养模式下,把佛山传统工艺作为课程模块,建设“技能+技艺,就业+创业”的特色课程,使该专业成为佛山文化产业培养培训基地和传统文化人才储备基地。
通过民间艺术模块的教学与实践,越来越多学生喜欢上佛山传统民间艺术,每年进入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订单班学习的学生约有二三十人。“有些学生毕业后,曾经从事剪纸、彩灯等设计、制作。可惜,由于薪酬不理想,最后不得不转行。”为了培育人才和留住人才,学校与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一直在探索更有效的合作模式。
2018年,“62岁”的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改制,成立佛山新合民间工艺美术研究有限公司。在校企合作上,双方以“项目导向”“工学结合”为理念,深入探索民间艺术发展方向、以实践项目为驱动的实习实训模式,推出了现代学徒制民间艺术专业班,将原来仅有两周的实践时间延长至一个学期,让学生得到非遗传承人、设计导师、工艺师长时间指导。
完善民间工艺人才输送链
致力发展“文创+文艺+文旅”模式的佛山新合民间工艺美术研究有限公司,非常看重年轻一代的创新思维。他们希望借助职业教育平台完善民间工艺人才输送链,为传统技艺注入“新鲜血液”,不断推出真正与时尚、科技、互联网发生创造性融合的产品。
作为校企合作新尝试的现代学徒制民间艺术专业班,不仅配备了由传承人和专业老师共同组成的师资队伍,以职业化及产业化对非遗项目进行系统化解读和传承,还设置了鼓励机制,例如,设立助学金和奖学金鼓励学生积极提升自我,设立创新创意嘉许奖和参赛获奖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赛事等。
而对于学生来说,有名师、有奖励自然颇具吸引力,但关键还要看这个行业是否有生命力。宣讲会当天,佛山新合民间工艺美术研究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陈健珊对企业情况、就业前景、岗位设置、激励机制等都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艺术研究社与2019年澳门国际花灯节、2019年里水水上花市、纸上狮艺等合作案例,引起了现场同学的热议。
对广告设计特别感兴趣的小林同学认为,佛山民间艺术有个性、有特色,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图形、色彩与造型是本土现代设计者寻找设计灵感的重要途径,“过去的民间艺术文化能够流传说明它正是人们所需要的,无论我未来是否从事民间艺术设计,但民间工艺的元素一定会融入到我作品中,打造有佛山特色的设计。”
介绍企业情况
宣讲会现场
佛山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