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有媒体将其列入“十大新词”予以解读。由此可以看出媒体和大众对于“工匠精神”这个词的关注度之高。而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是在学校的升旗仪式上,老师向我们简述了“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就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的精神理念。其内涵就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专注,精致专一。而我们身为中职生,在职业技能的学习上更应贯彻工匠精神。因为我们是祖国的接班人,工匠精神需要我们的继承和传承。
而说到工匠精神,不得不提起德国。“德国制造”在世界享有美誉。在世界500强中,虽然大的德国企业不多,但至少有1000个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是德国企业。这就是“德国制造”的灵魂:小而精,精而美,追求技术、质量与工艺的完美结合。而说起德国制造,大家最为熟悉的便是德国汽车。
德国BORGWARD(宝沃)由天才汽车狂人卡尔·弗里德里希·威尔海姆·宝沃于1919年在德国不莱梅创建,他是德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曾以60%的出口份额成为德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制造商,销量率先突破百万,成就了一段汽车工业传奇。传奇的缔造并非偶然。在20世纪中期,德国BORGWARD(宝沃)就以对细节的执著追求备受业界推崇。其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伊莎贝拉,从灵感迸发到最终面世,经过了上千次设计手稿修改。车内的每一处实木饰件均经过高级技师的精心挑选,并经过十余道工序的打磨,以确保每一处细节都拥有清晰的木纹和夺目的光泽。车内选用的皮革经过悉心鞣制、精细切割以及手工缝制后,被唤起低调独特的光泽和触手生温的细腻质感,更是随着时间的磨砺沉淀出优雅的韵味。不仅如此,伊莎贝拉车内的金属按钮均经过上百次的按压测试,以保证出厂的每一枚按钮都拥有如琴键般结实厚重的触感。在工匠精神的指引下,伊莎贝拉将外观革新、工艺品质、性能优势集于一身,成为德国经济奇迹时期的梦想之车。
而在2015年日内瓦车展上展出的近花甲之年的伊莎贝拉轿车,仍然保留着完备的性能和时尚的外形,甚至能以130公里的时速驰骋,可谓工匠精神最淋漓的体现。
由此可知精益求精是成就宝沃品牌的重心,而精益求精也是工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学习的专业技能绘画,就能充分体现这点。绘画不可能一步到位。由草稿到初稿到修改再到完稿,是需要反反复复的修改的,这样才能成就一副优秀的作品。而在追求精益求精之时,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的不足。舞蹈也是如此,只有不断的让舞蹈动作到位,尽善尽美,精益求精,才能让自己进步,让舞姿变得形神兼备,婀娜多姿。
德国人的责任心也是工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人如果操作规程上要求一个螺丝要拧12圈,他绝对不会只拧11圈。由此对我启发深厚。我,将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就是责任心。高度的责任心!家长把自己的孩子交托到我的手上,我是这些“白纸”的第一作者。我要对这些孩子和孩子的家长负责。我要学会欣赏他们,平等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位孩子,为每一位孩子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让他们学习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平平安安地渡过每一天,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
我身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身为一位未来的“教书匠”,我应该把孩子当做一件工艺品,细心的雕琢他们。让他们在我的教育下,变成光芒四射的艺术品。在工作中,充分贯彻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在我们的手上继续传承。
首先,我认为要热爱自己这份职业。虽然我们的岗位很平凡,没有显赫的地位和丰厚的酬劳。但是我们的付出对于社会来说却是影响力非常大的。如果功利心太强,那么我们会在这种落差中慢慢消极颓废。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我们只有安心扎根于基层,扎根于我们的教学研究中,无怨无悔,才能找到职业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其次,应该具有专业研究精神。“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教师不仅需要有大量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更主要的是怎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这并非易事。众所周知,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水平参差不齐,教育也需要教师具备工匠精神,教师用工匠师傅教自己徒弟的方式,一对一、手把手地引导他,“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厌其烦,诲人不倦。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会出现“反复”现象,所以这要求我们要长期坚守。
工匠精神将伴随我们的一生,生活中的每一处都能体现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早已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生命之中。简而言之,弘扬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