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心灵驿站

【阳光心育】启动“心灵花园”,体验“植”愈之旅

来源:时间:2024-04-03 15:37 分享至:

春暖花开的季节,与好友一同赏花,体验“园艺疗法”,让植物治愈心灵。2024328日,我校校外实训基地(绿岛湖)启动了本学期的“心灵花园”项目。

“心灵花园”项目自2022年首次启动以来,一直深受同学们的欢迎。本学期“心灵花园”项目将定期每周开展,内容有机融合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劳动教育,着力打造精彩第二课堂。本期项目由我校副校长廖礼鹏直接领导,心理老师彭静文、园林专业老师陈玉莹、邓海琳具体负责,繁星心理协会、朋辈心理社团与园林专业组盆社团的全体同学参与。

“心灵花园”项目是一场让同学们奔赴心灵的疗愈之旅。项目借助对花草树木的认养、栽种、浇灌和养护,让同学们在学习与生活中学会专注、正念、情绪转移和压力释放,并带着积极的力量去成长。

心理科普·园艺疗法

园艺疗法是以"园艺"作为媒介的一种特殊"疗法",是一种园艺鉴赏与精神心理相结合的文化。同学们通过观看、触摸、养护等方式与植物产生互动,从而释放压力,放松心情。有关研究表明,从事园艺活动能够改善情绪、减轻疼痛、缓和紧张、焦虑等情绪,从而激发积极情感,促进心灵修复。

同时,园艺疗法也有助于培养耐心和责任感,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等。同学们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合作与分享。他们互相交流种植经验,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感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这种互动和合作不仅有利于同学们的心理健康,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观察一个植物的生命周期也是园艺疗法的其中一项,通过引导同学们学会接收植物完整的生命讯息,带领同学们感受生命的力量!

活动回顾

为了让本次项目顺利进行,在种植活动之前,陈玉滢、戴丕、邓海琳老师便带领同学们先认识准备种植的“鸭脚木”和“碧玉”这两种植物,并学习其养护知识。

在正式种植时,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育苗杯的形状类型,适当采取垫石头、裁剪和加营养土等措施,为小植物营造更适宜的生存环境。同学们小心谨慎地将心仪的小植物移植到自己的杯子中,并在育苗杯上贴上自己的专属标签,正式领养一棵属于自己的小植物。

本次活动,同学们选用了便于观察植物根系生长的环保透明塑料杯,因此,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同学们需要定期浇灌植物,细心照料、认真养护,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并记录到《心灵花园养护日记》中。

种下树苗,也是种下希望。在种植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看到一盆一盆的小植物,心情又激动又紧张,它们的叶子很稚嫩,仿佛小孩子一样期待着被养护在一个充满爱意的地方。让我们一起努力照料好这些小植物,与它们一起积极成长!

养护植物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希望更多同学加入“心灵花园”项目,在养护植物的过程中学会放松心情、舒缓压力、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慰;同时,培养成就感、增加自信心、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感谢繁星心理协会、朋辈心理社团、园林专业组盆社团的同学们!感谢你们在这个春天里,为我们的“心灵花园”项目注入了无限的活力和希望。你们的热情与投入,让这片花园焕发出勃勃生机,让绿色的希望和灿烂的阳光充盈在我们的校园里!

在未来的日子里,“心灵花园”项目将继续发挥它的魔力,让更多的同学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归宿和治愈的力量。

 

供稿:彭静文  姚晓琳

供图:彭静文  姚晓琳

编辑校对:姚玫娜

图文排版:席云召

初审:伍丽霞

终审:李超

1 同学们在种植植物

1 同学们在种植植物

 

2 园林专业老师在讲授园艺知识

2 园林专业老师在讲授园艺知识

 

3 学生展示种植成果并分享喜悦

3 学生展示种植成果并分享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