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心灵驿站

从容面对居家学习,我们有妙招!

来源:时间:2022-11-28 14:40 分享至:

从容面对居家学习,我们有妙招!

从容面对居家学习秘籍

心理调适指南

当前国内疫情呈多点散发,疫情输入风险增大,疫情传播形势的复杂性和疫情状态持续的长期性给我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带来一定程度的考验与挑战,因此,紧张、焦虑、迷茫等消极情绪难免会出现。为帮助同学们积极应对消极情绪,我校心理辅导中心带领大家了解疫情期间常见的心理问题,并准备了一份心理调适指南,让大家更好地适应居家网课学习,一起以乐观、积极、健康的心态去迎接变化。

 

居家网课可能会出现的困扰

1、焦虑情绪:

疫情期间,我们容易陷入面对疫情的焦虑体验中,表现为特别关注身体的各种感觉,将身体的各种不舒服与病毒联系起来,怀疑自己生病,出现紧张、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

2、抑郁情绪:

在校园防疫期间,有的同学会情绪低落、悲伤、容易疲劳、精神不振,学习很难集中注意力,可能产生抑郁情绪。如果持续时间长了,可能会导致生理紊乱,影响正常的睡眠和饮食,还会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

3、强迫行为:

过度关注疫情信息,可能会导致强迫心理状态出现,比如怀疑自己没有消毒干净,反复对自己的用品和接触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如果不反复消毒,总是感到不放心。

 

 4、压力心理:

受疫情影响,我们不得不开启居家学习模式。网上远程学习的不便与困扰,容易导致对网上授课的教学方式感到不适应,以及对学业进展感到担忧。

 

居家学习心理调适指南

学习方式的转变,难免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出现紧张、焦虑、担忧等情绪反应,还担心自己学习跟不上等等,接下来一起来学习一些心理调适的小妙招吧!

要正确认识心理反应

首先,疫情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压力,使我们产生消极情绪,这是十分正常的,不必要有过多的心理负担,接纳这些情绪的出现,然后及时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疫情。

理性对待疫情信息

要对疫情做到“心中有数”,认真阅读官方媒体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报道,了解病毒性质,掌握流行情况,不轻信传言。要对政府的防疫工作,保持足够的信心,把消极的恐慌转化为积极的科学防护。   

与他人保持沟通

    长期不与他人交流,容易感到孤独和焦虑。居家学习期间,也要保持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尤其是与父母长辈的沟通,他们能够给予我们最大的安全感和心理支持,及时向他们倾诉你的感受和想法有利于缓解不良情绪。同时,居家学习期间难免因为写作业、玩手机、看电视等与父母产生矛盾,学会换位思考,体谅父母并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虽然疫情期间,我们的活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仍要积极地看待生活,尽可能保持原有的作息规律。坚持运动,虽然家里的空间不如外面空间大,但也可以做一些锻炼,比如做健身操、转呼啦圈等,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时间。

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

如果你感觉自己当前压力较大,可以尝试使用下列的方法进行调整。

情绪管理很重要

1、情绪宣泄法

压抑不良情绪会损害健康,我们可以采用正确的途径和方式宣泄情绪。可以将近期的事件和自己的感受通过文字记录下来,或者通过大声呼喊、画画、运动、向朋友倾诉等方式将消极情绪宣泄出来。

2、深呼吸放松法

 3、积极联想法

去联想一些积极的、放松的场景,有利于改善心态,提高心理免疫力。比如每天花10分钟进行1~2次积极联想,或回忆生活中欢乐美好的时光、或想象宁静的森林、或想象溪流洗刷自己的身心等。还可以进行正念训练,关怀自我。

4、咨询求助法

如果你感觉以上方法没法帮助你自我调整时,要及时寻找专业的心理援助哦!

?佛山市心理援助热线(24小时):

    0757—82667888

?华南师范大学“心晴热线”(8:00—21:00):

18011959205

 

线上学习也可以多姿多彩

①合理安排时间

压抑不良情绪会损害健康,我们可以采用正确的途径和方式宣泄情绪。可以将近期的事件和自己的感受通过文字记录下来,或者通过大声呼喊、画画、运动、向朋友倾诉等方式将消极情绪宣泄出来。

 ②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居家期间,同学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的读物,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视野,还可以将所阅读的故事分享给家人,增强亲子沟通。

③适当放松娱乐

居家期间也要保持劳逸结合,既要认真对待学习,也要适当放松,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唱歌、跳舞、画画、听音乐等。

④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除了学习和玩乐之外,如果同学们能承担一些家庭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更好啦。比如:打扫房间、整理衣物等。

 

通过认识疫情期间常见心理问题,了解居家学习期间心理调试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学会主动积极面对,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居家学习期间也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供稿华材心协

文字编辑:姚玫娜

初审:伍丽霞

终审:李超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