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爱是教育的前提,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诚然,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十分繁杂的育人工作,尤其是中职学校的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学习和行为习惯都不太理想的学生,爱是一门艺术,它需要赏识和宽容,需要恒心和技巧。
关键词:班主任 爱 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教育的前提,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诚然,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十分繁杂的育人工作,尤其是中职学校的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学习和行为习惯都不太理想的学生,爱是一门艺术,爱需要技巧。本文联系目前中职学生的特点,结合我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谈谈班主任工作中爱的体会,供同仁参考。
一、爱要“说”出来
中国人比较含蓄,常常是爱在心里口难开。中职学生由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他们普遍缺少社会的肯定、缺少家庭及学校的关爱。老师、家长常常是“恨铁不成钢”,批评的多,指责的多。他们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缺乏自信,紧闭心扉,有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和老师对着干。班主任热爱学生,这种爱不应是抽象的、虚幻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它需要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更需要用言语表达出来,让学生真真切切地知道你的爱,从而尊重你、信任你、接受你、喜欢你。表达的方式有许多种,比如:主题班会课上分享师生之情、学习生活中的亲切问候、师生间的亲切交谈、日记周记等作业薄里由衷的期待、善意的提醒,甚至是利用手机、QQ等现代信息工具,等等。班主任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恬静的微笑,一句温柔的话语,一次由衷的赞赏,都可用爱的言语把爱传递,都会使学生由此产生心灵震憾,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小姚是外省人,父母为了生计无暇照顾她,从小缺少关爱,自卑而冷酷,不爱学习、不受约束,有时自暴自弃。经常地,我找她聊天,问寒问暖。每到周末就会发个信息给她,询问是否安全到家等,并且署名 “永远爱你的老师”。慢慢地,她的心被温暖了,纪律进步了,学习积极了,脸上的笑容多了,人也自信了。现在,每逢周末,她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便是给我发一个信息,向我报平安,并署名 “永远爱您的学生小姚”。
二、爱需要赏识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于赏识。”学生需要在肯定中获得信心和勇气,需要在赏识中不断成长。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即便是我们认为的“坏学生”,他们身上也有潜能、也有亮点,关键是我们要善于发现,及时肯定和鼓励。因此,班主任要积极搭建供他们与其他学生平等展示风采的平台,敢于让他们参与各种有益活动,使他们充分意识到自己也是班级中重要的一员,意识到老师和同学都在时时刻刻关注他,从而激活他们学习与生活的信心。小陈以前在学校是一名“坏学生”,学习基础差,厌学情绪较重,行为习惯也不好,有时甚至和社会上的“小混混”在一起,曾因打架而被学校处分。单亲家庭,妈妈“恨铁不成钢”,常常忍不住要大声地责骂他,与妈妈的关系比较紧张。但是,他的街舞跳得很棒,也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我多次找他谈话,引导他、鼓励他,并大胆地说服他竞选了班级的文娱委员。他学习成绩不算太好,但班干工作相当积极。有一次,在学校的文娱晚会上,他自编自导,与同学们出演了一个舞蹈,赢得了全场的喝彩。后来,该节目还代表学校到其它学校作友谊演出,并受到了肯定。从此他信心大增,进步飞速,用他妈妈的话说,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在家是个好孩子,在校是个好学生。
三、爱需要宽容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教师的心应该充满对每一位他曾与之打交道的具体孩子的爱,尽管这孩子的品质已经非常败坏,尽管他可能给老师带来许多不愉快的事情,教师要用自己美好的感情去教育他。”这就是爱,这就是宽容。班主任要有一颗宽容之心。目前,有部分中职学生缺乏自尊自重,既不敬重老师,也不惧怕老师,既缺乏自我约束和管理的能力,也缺乏必要的是非判断能力,违纪违规是常有的事,有时可能还会做出让人觉得不可理喻的事情,甚者让班主任十分尴尬而难下台阶。班主任应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胸襟,要允许学生犯错误,更要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为任何一个学生对自己的无理而“常戚戚”。
有一次,小高上课玩手机被老师发现,并让她把手机拿到讲台上来。开始她不愿意,老师很是生气,经过一番僵持后,最后她用力狠狠地把手机摔在了讲台上,现场一片哗然,十分尴尬。事后老师把手机转到了我手上代为保管。按常规管理,我找她进行一番苦口婆心的谈话后,要通报家长。但我并没有这样做。因为我了解她。我知道她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女孩,朋友不多,春节期间很少户外活动,每天上网玩游戏,有点不能自拔了,于是上课也忍不住偷偷地玩。我找到她说:“你是一位不错的女孩,写得一手好字,绘得一幅好画,常常和同学们一起做黑板报,为班争光。但上课玩手机是不对的,公开顶撞老师更不对。如果你要相信我,就先把手机放在我这保管一阵子,等你下定决心不再玩了,再从我这里拿走。”她也知道错了,并同意了我的提议。后来她上课都很专心,各方面表现都不错,我便把手机还给了她。再后来,圣诞节,她给我发了一条信息:“老师,谢谢您的理解和宽容。圣诞节快乐!”现在,她是我们班的宣传委员,班干工作相当认真,黑板报常常能获得好评。有时我们不妨试着理解、包容学生,给自己一个台阶,也给学生留一条后路,因为“有时候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会比惩罚的作用更加强烈。”
四、爱需要恒心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要改变他们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许要一年、两年,甚至更久。在此期间,还会出现反复。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有恒心,要有任重道远的心理准备。小郑的学习基础很差,特别爱睡觉。早上早练经常不起来,旷课、迟到现象严重,月德育考核操行不及格。找他谈话,他一时也会有所触动,坚持两天,可第三天又是起不来。后来,我请宿舍长、宿管员做他的“闹钟”,情况有所改善,但还是没法坚持。有一次,电脑课上机操作,全班同学都十分认真,唯独他一个人趴在电脑台上睡觉,半节课,老师叫了三次都没能叫醒他,很生气,并告诉了我。说实在的,那时候我也觉得有点灰心了。但班主任的职责告诉我,我不能放弃他。于是,我和他订了一份“协议”,从早操开始,坚持一周不旷操,德育考核操行加4分,坚持两周不旷操,德育考核操行加8分,一个月不旷操,德育考核操行加15分,并给家长打电话,提出表扬。但前提是要求连续性,中间不能有间断,否则从头再来。开始坚持了一周,到第二周就有一、两天坚持不了,我不断地鼓励他、鞭策他,慢慢地,他进步了,并因此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现在,他不但极少旷操,旷课、迟到现象也少了,上课也认真听讲了,学习成绩也逐步上升。班主任对学生的爱,需要用真心去播种,用耐心去呵护,用爱心去感化,用时间去培养,用恒心去浇灌。
五、爱严要统一
孟子说:“大匠诲人,必以规矩”。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地溺爱与迁就,而是爱而不纵,严而不凶;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是爱与严的有机结合。学生都是有自尊心、想进步的,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尊重,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和信任。班主任应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给他们尽量多的关心和爱护,但爱要有度。国有国法,校有校纪,班有班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主任对学生提出的目标要求,要想办法实现,要言出必行;对学生违反纪律的行为要想办法制止;对学生不良的习惯要常抓不放,坚持不懈。小彤是一个很爱“美”的女孩,烫发染发,指甲涂得五彩斑澜,父母多次为此动怒。开学初,我找她谈话,她自认为那是个性的体现,不肯配合整改。为了能“美”,她常常帮同学搞卫生,试图老师看在她做好人好事的份上,可以网开一面。我多次找她谈话,教育她个性是一种人格魅力,仅靠做头发、涂指甲是无法实现的。烫发染发不仅会伤害头发,还有可能导致癌症,百害而无一利。教育她学生应该有学生的模样,乐于助人值得大家学习,应该表扬,但不能与烫发染发混为一谈。作为学生,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作为女儿,要懂得感恩,不应让父母太操心。并召开主题班会“亮出青春,真我风采”,讨论中学生青春本色、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并刻意安排她与同学一起寻找相关资料。慢慢地,她明白了标新立异并不一定就是美,“自然才是真正的美”,自己原来那只是另类。终于,她选择了回归自我,成为朴素、大方又美丽的女孩。我班同学的仪容仪表问题也因此不再令我头疼。严中注爱为真严,爱中求严乃真爱,这就是爱与严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