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重点】
1.前言
2.企业文化层次—中层的制度文化(上)
前 言
如果把企业文化比作一个靶的话,它就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表层文化、浅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核心层的文化。这四个层次的文化,构成企业文化的一个整体结构。
图5-1 企业文化的四个层次
中层文化(上)
1.中层文化的定位
企业文化的第三个层次是中层的制度文化,它显示了整个企业对文化的一种规范,它包括一些强制性的制度文化和纸文化。
2.中层制度文化的内容
所谓的中层文化,它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指的是一个企业的最基本的一些制度、公司的所有权、对责任机制的界定、对分配机制的界定、对用人机制的界定、整个公司的组织结构,以及企业整体的管理模式,这些构成了一个企业的中层文化。
3.中层制度文化的表现
建立系统的管理制度
中国企业改革开放20多年,非常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今天搞一个CI形象策划,明天又买一个5S,后天再买一个ISO9000,结果拼凑在一起,什么都不是。所以企业的管理必须系统化,如同海陆空三军只有连动才能够打胜仗。所谓的管理体系建立的五大系统是战略规划、规范化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和资本运营财务管理这五个系统,先建立,后健全,缺一不可。所以中层文化的表现就是公司有没有建立起一个系统的务实的互为关联的管理体系。
企业的ERP系统建立
很多企业在做整个ERP系统的建立。数字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是一个现代企业的必由之路。但是,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的前提是规范化。没有规范化就不能够数字化,否则公司整个流程混乱,组织结构涣散,部门与部门之间勾心斗角,员工与员工之间互不搭配。所以很多企业要想导入ERP,首先要建立和健全整个管理体系。
大量的管理学说产生
中层制度文化的具体表现还在于,越来越多的管理学说在不断地产生。这说明中国企业对管理的重视。
哈佛管理书籍热销
哈佛商学院等各种派系的管理书籍非常热销。这些书籍的热销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国的企业开始对中层的管理制度有了很好的认知。
【案例】
中层的制度文化做好了,比方说我们现在有5S,6σ,ISO9000,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规范整个公司的管理体系,以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ISO9000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的初衷是品质控制,而一个企业的管理体系的核心是战略;而6σ就是以战略为导向的。ISO9000本来是一个不错的管理体系,但很多企业导入时变成了一个形同虚设的东西,使得企业的制度文化背离了初衷,失去了文化的内涵,变成了一些表象的东西。所以很多企业在管理体系的变革过程中往往搞很多这样的运动。每次运动过去,一切又恢复原样,员工失去了动力,文化的内涵又没有了。
【案例】
上面提到的划黄线的那家外资企业的厂容厂貌非常干净,没有人去破坏,在外资企业里面,员工走路都很规范,有花有草他们不会去踩踏,而我们国内的企业,经常看到很多草地上有走捷径的脚印,把草都踩死了,矮的栏杆有的也被踢掉了。公司规定这些地方不能走,但没有人去执行。而这家外企在这方面的规定很少,而是赋予了文化的内涵,使每一个人变成自觉的遵守,走路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靠右,不去踩那条黄线。这对每一个人来讲,不但不会形成一种行为上的障碍,而且还有帮助。如果大家乱走,就会堵在一起。比如,中国的道路经常堵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太多的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如果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中国道路的利用率会提高大约30%到50%。也就是说,我们30%到50%的道路效益被坏的文化、坏的习惯破坏了。所以离开了文化的积淀,就会变成制度的管、卡、压,而不是一种制度文化。
【案例】
我有一个朋友,他买了一套德国设备,来了两个德国工程师来组装这套设备。这两个德国人给什么吃什么,不给就不吃,就像两部机器一样昼夜工作,终于把两部机器组装好了,而且比预计的提前了一个星期。按照中国人的礼仪,这多出来的7天要安排他们去旅游。但是这两位德国工程师感到很诧异,因为文件上面没有相关的安排。我的朋友说明了原因,他们才同意,但是必须先验货,之后给他们买飞机票,先回德国交接工作。忙完工作以后再把钱打到他们的账上,然后飞回来旅游。我的这位朋友为这两位德国工程师的做法感到不解。就在设备检验时,德国工程师发现了一个问题,有一个螺丝歪了,但是它的紧固度没有问题。中国工程师认为这不是问题,不可能把所有的六角螺丝紧固度都安装得一模一样。德国工程师却回答说,这完全可以做到,六角螺丝歪了,是因为在拧这个螺丝的时候,没有按规范进行工作。结果经过调查,德国工程师的猜测是正确的。按照工艺要求,由于螺丝很大,所以需要两个人共同完成,一个人固定扳手,另一个人拧螺丝。结果有人违反了操作规程,一个人上螺丝,另一个人在休息。所以,很多时候在点滴之间,你就能够看到潜在问题在哪里。德国人的这种认真态度,不是规章制度的文件里写下来的,但是他在遵守。所以,我们只有给整个公司的管理体系赋予文化内涵,他才具有生命力,整个管理体系才变得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