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优秀论文

浅谈汽车内轮差的危害和为此采取的一些安全措施

来源: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时间:2017-04-27 16:53 分享至:

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  张月龙

【摘要】汽车在转向时都会产生内轮差,尤其是大型货车,常常因此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本人根据自己平时对汽车技术的一些了解,介绍了内轮差的成因,并抛砖引玉,提出自己设想的一些具体解决方法。为的是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内轮差的危害,并想出一些更好的技术创新方案,避免伤害的发生。

【关键词】避免 内轮差 危害 措施

内轮差(Difference of Radius Between Inner Wheels)是车辆转弯时内前轮转弯半径与内后轮转弯半径之差。对汽车列车,则是牵引车的内前轮与挂车的内后轮转弯半径之差。由于内轮差的存在,车辆转弯时,前后车轮的运动轨迹不重合。

驾驶员在转向时,如果只注意前轮能够通过,常常就会因为内轮差造成内后轮驶出路面或与其他物体或车辆碰撞,甚至伤人死人的严重交通事故。因此,让驾驶员们充分了解内轮差的危害,对行人和骑车人大力宣传相关安全知识,同时对大型货车加装一些安全设备,或对大型货车底盘结构上进行设计改进,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可以避免更多的交通事故的发生,拯救更多的生命。

一、内轮差危害的提出

以下是我在网上搜索出来的一些车祸新闻:

20122231010分,海口市秀华路与秀英大道交汇处,一名正在路边等候红绿灯的妇女被右转弯的公交车撞倒,公交车撞人后,司机浑然不知,没有停车,后轮碾过妇女身体继续前行,后被市民骑电动车拦下。

20111023日晚上825分左右,司机李某开着集卡车沿宁波市北仑区明州路自西向东行驶至钱塘江路路口右转弯时,将车右侧的一辆正在行驶的电动车擦倒,电动车车主在送至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李某撞人后却全然不知。直到1025日他开着车经过北仑高速出口被交警拦下时,才得知出了车祸。

20106月,在河南省郑州市东风东路与熊儿河路口,一辆右转后八轮大挂车在右转弯时,与一辆电动车发生事故,导致电动车车主当场身亡。

200928日下午320分左右,一辆满载建筑黄沙的重型货车,在上海市闸北区共和新路、永和路路口由南向东转弯时,将一辆正由南向北直行通过路口的电力助动车撞倒。一对年轻男女当场被辗在车底,造成一死一伤的惨剧。

不搜索不知道,类似的交通事故太多了,简直触目惊心,而且多有死伤。以上这些交通事故,基本每个月在每个城市都有发生,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了。不知大家留意了没有,这些车祸都是大型货车或挂车在转弯时发生的,而有时驾驶员竟没发觉到。以上严重事故除去行人或驾驶员的粗心大意之外,还有个幕后凶手,就是噬人的内轮差!

内轮差常常被人们所忽略,但它实际上也关系到汽车(特别是汽车列车)的机动性。有时汽车的前部已经通过,但是汽车(或挂车)的后部却撞到障碍物、行人。(如图1

的看到汽车周围的障碍物,从而更加安全的停到车位上。比如图示的日产车的全景显示技术,它的具体原理就是在汽车前后左右安装4个摄像头,并通过软件将4个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进行处理和拼接,这样好像是上面有个直升飞机来拍摄一样,非常直观。当然也可以切换显示,单显示某一个摄像头的画面。

现在有些厂家已经也出了类似装置,可以加装在任何轿车上。但是如果要加装在大车上,那就要再增加一些摄像头,并重新设计图像拼接程序。

这套全景显示技术是非常好的解决内轮差危害的解决方案之一,虽然它成本不低,但是最直观方便,而且平时行车时用处也很大,比如倒车,转弯,上窄路时,都用得到。

6)在大车后轮前增加雷达并与制动器配合实现自动刹车

Volvo有一项“城市安全”系统:当车辆的速度达到30km/h时,这套系统就会自动启动,通过前风挡上的光学雷达系统监视交通状况,尤其是车头前6米内的情况。当前车刹车、停止或者有其它障碍物的时候,这套系统首先会自动在刹车系统上加力,以帮助驾驶员在做出动作前缩短刹车距离;或者它还可以通过调整方向盘,来改变车辆行驶路径,以避开障碍物。当然,如果距离障碍物已经很近,这套系统会自动紧急刹车而无需驾驶员的操作。(图6

这套系统的特殊之处在于将雷达与制动器结合在一起,雷达不单是报警装置,它还可以使汽车自动制动。试想,如果在后轮前部增加雷达和红外探头等,当车速低于20km以下时,此系统启动,当检测到一定高度或体积的物体在后轮前时,汽车会自动制动,就能避免将行人或单车等卷入车轮下。

这套装置主要能在低速时起作用,可以避免在启动和转弯时,因为视觉盲区和内轮差而伤害到车侧面的行人和骑车人。这套系统的成本也较高,当然它不单单可以避免内轮差的危害上,可以说所有的汽车都有必要加类似自动制动系统。

7)改造汽车底盘结构,推广4轮转向技术

所谓四轮转向(4WS),是指后轮也和前轮相似,具有一定的转向功能,不仅可以与前轮同方向转向,也可以与前轮反方向转向。其主要目的是增强轿车在高速行驶或者在侧向风力作用下的操纵稳定性,改善低速时的操纵轻便性,在轿车高速行驶时便于由一个车道向另一个车道的移动调整,以及减少调头时的转弯半径。我们这里只讨论低速时,四轮转向的优点(见图7

由上图可以看出,4轮转向的车,在低速转弯时,内轮差比2轮转向的车明显减小。这样可以增加转弯时的安全性,还可以缩短大车掉头时的转弯半径,提高机动性和通过性。

其实4ws技术并不是很新的技术,早在二战时,就有很多4ws的军用越野车了,当然那时还是全机械式系统。现在又发展出电液机械式四轮转向系统和全电子式四轮转向系。现在只有少部分大车装了德尔福公司的OUADRASTEER四轮转向系统。我相信如果所有的大车都采用了四轮转向技术,相信因内轮差造成的事故率也会大大降低。但这个技术不能加装,成本自然也很高,安全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三、效果分析和预计

以上这是我通过对内轮差危害的成因和认识,从而设想出的几种安全改进方案。

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加强内轮差危害的宣传,我上课时也对学生提过这些相关的知识,学生们都很认真的听讲并能真正理解了;其次,通过加装声光报警和红外探头报警较简单,成本也是最低的,最容易实现。再次,加装夜视摄像头,全景摄像头和辅助制动难度较高,效果也更好些。最后4轮转向技术也是较优秀的,但是不能对原车进行改造,这是它的不足。以上多种技术如果结合在一起使用,预计效果会更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人因为以前常常看到一些人在大车转弯时碾伤甚至碾死的新闻,十分得不理解,为什么很多事故会出现在这些大车启动或转弯时呢,经过仔细了解,原来事故的原因不单单是司机或行人等粗心大意,而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内轮差的危害,从而造成了多起交通惨剧,而这些惨剧直到现在还在不断地发生。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为什么不能把这内轮差的危害给避免呢,到底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呢,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凭着自己对汽车技术的一些浅见写出了这篇文章。希望大家看了能对内轮差的危害有深刻的印象,并也能想出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法,从而避免更多的交通事故的发生,拯救更多的生命。

五、致谢

本人才疏学浅,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学工作,没有真正进入企业磨练过,很多想法可能是有些纸上谈兵了。恳请各位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参考文献及资料

1、梁耀光主编:《技师论文撰写与答辩》,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1年

2、刘付金文主编:《汽车悬架与转向系统维修工作页》,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年

3、林扬编著:《庖丁解车》,海天出版社 2010年

4、高根英信著:《汽车最新高科技》,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