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 黄光辉
【摘要】本文从循序渐进原则、合作探究原则、层次性原则、思想性原则、技巧指导原则等着重阐述了中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一些基本原则,旨在促进中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 中职英语 写作教学原则
一、问题的提出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在基础模块对写的两个层次中指出,“学生要分别达到能介绍个人、描写事物,能简要描述熟悉的事件和经历,根据范例仿写应用文,如通知、电子邮件、个人履历等”。在拓展模块中,大纲规定,学生应当能“写简单的应用文,如申请、活动安排和读后感等”。新大纲实施4年以来,纵观我校英语写作教学,我们发现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与新大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只有认真领会新大纲的精神,理解新大纲提出的写作要求,并在平时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训练,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写作能力。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教师和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如信息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信息资源如何获取、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教师只提供必要的帮助,学生主动去探索,自主地对这些资料进行处理、分析、讨论、交流,进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展。
2.“自主学习”理论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积极状态下的自主能动学习过程和教育理念,它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能动性的发展主体,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全面的综合发展。自主学习理论还认为,主体性是主体结构功能的特性,是主体意识和主体参与相结合的稳固行为方式的统一体,主体的素质结构决定主体性的水平发展。
自主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有机的结合为研究中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原则提供了较充分的理论依据。
三、提高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原则
针对中职英语写作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教师要经常性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写作重要性的教育,并立足新教材和活用新教材。笔者在如何通过运用有效的学习英语写作的原则来指导学生进行高效写作练习这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究,遵循一定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训练和写作指导。
(一)循序渐进原则。教师在写作训练过程中重视正确使用词语和熟练运用句型的训练,逐步发展用语篇进行交际的能力。
1.加强词汇训练。词汇是文章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就很难写出好文章。对于单词教学,应加大单词的对比教学,让学生学会适当地运用单词。要注意同义词、近义词及反义词的用法。也应有意识地介绍英语成语让学生记忆、练习,这样就可以加强其写作时的修辞效果。重视常用词汇、词组和句型的基础训练,使写作成为有源之水。通过大量的阅读来积累、储存丰富的词汇以及习惯用语,丰富表达手段,培养英语语感。
(1)词语释义训练。我们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本出现的词语基础上,用英语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写出在句子或在语篇中某词语的意思。这种训练最大优点是能训练学生用不同的话语表达相同意思的能力。例如,在讲授do what one can这个词语时,让学生把以前所学的同义词列出do one’s best, make great efforts, try one’s best。这样可以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
(2)连词成句训练。在初始阶段,教师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课文中选定若干个有关的单词和词组,要求学生写成一个意思连贯的句子。例如,Jack, had a football match, yesterday, and, was wet all over。学生可连成:Jack had a football match yesterday and was wet all over.又如,在讲授《英语》(基础模块2·高教版)Unit 3 Have You ever Done a Part-time Job?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平台给出四幅图讲述Mary找工作的故事,学生观察图片,根据所给的单词用一句话描述每幅图片,然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予适当的帮助(如词语解释、连接词等),让他们从写出完整的句子到最终写出意思连贯的一段话。
(3)遣词造句训练。新词语学习后,我们有意识地每天给学生3个英语单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造句,这样做能有效合理地复习和检测词语。例如,在讲授《英语》(基础模块1·高教版)Unit 7 Can I speak to Wang Yang?时,take a message, put up, look forward to等3个短语让学生造句,一方面,让学生巩固所学新词语;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加强句子训练。句子是文章表达思想的最基本单位,所以要加强句型练习、造句练习。造句练习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写作最简单易行的练习。造句练习可以和词汇教学、句型教学以及语法教学相结合,还可用连词成句的形式或用译句、仿写句子等诸多练习形式。例如:
(1)一句多译训练。学生在掌握了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后,教师帮助他们学习词语的其他意思,学习一词多义、多种搭配及习惯用法等特点的知识,并通过学生做书面表达加以训练。如,一句中文的句子可用多种英语句型、词性表达,这样做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复习学过的不同句型和语法结构等知识。如,在讲授《英语》(基础模块1·高教版)Unit 8 How can I get to the nearest bank?时,根据课文出现的句子“It takes about 30 minutes to get there(到那儿大概要花3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平台给学生一个句子“我花了一整天的时间读这本书”让他们进行一句多译的汉译英练习,学生很快就可以把这句话译成如下的英语句子:
I spent the whole day reading the book.
I took the whole day to read the book.
Reading the book took me the whole day.
It took me the whole day to read the book.
一句多译能开阔学生的写作思路,既训练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能为表达思想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语言材料。经过长期的有目的的翻译训练,学生便可渐渐摆脱汉语思维,逐渐积累合乎惯例的英语表达方式。
(2)句子改写训练。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相同意思的练习。这种练习能培养学生复习已学的句法、语法知识,巩固已学的表达方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意义表达方式。例如,在学习倒装句时,运用一句倒装”Only in this way can Lily solve the problem.”让学生把此句转换成已学过的表达句式:
Lily can solve the problem only in this way.
Lily wont’ n solve the problem unless she follows this way.
It is in this way that Lily can solve problem.
The problem can be solved by Lily only in this way.
3.加强语篇训练。语篇的训练要达到交际的能力,特别要注意从易到难训练。
(1)听写、默写训练。听写训练指边听边写,或限时听写训练;默写训练指默写布置的内容,或在课堂教学中限时阅读后进行限时默写的练习。
(2)回答问题训练。在阅读课文后,要求学生就课文内容书面提问,并详细回答,后连成语段或改写课文。
(3)分类模仿训练。指教师上各种题材、体裁的专题课,分类指导学生学习范文,归纳行文特点等,如应用文中书信、便条、通知、日记等的格式,学生了解了这些知识后,要通过模仿进行强化才可形成自己的能力。因此,教师要设计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让学生进行每一种应用文的仿写。
(二)合作探究原则。在课堂写作教学中强调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学生成为写作教学的主体。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如,小组活动、双人活动等,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归纳出写作要点和要求。在应用写作训练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先弄清主题,抓住要点,遣词造句,理清顺序,组段谋篇。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小组之间的学生共同研究,多用熟悉的单词和句型表达,互相批改,然后重新作文,再上交。这样,教师既有利于批改,又有利讲评,更有利于学生应用写作的提高。例如,在讲授《英语(基础模块2)》(高教版)第七单元的第二课时A Two-day Tour in Sydney时,教师布置如下任务:You work for a travel agency. Your manager wants you to make a plan for a one-day trip in Beijing. Discuss the plan in pairs with the help of the pictures and the words in the box. 此时,采取教学活动步骤如下:
1.小组活动,学生四人一小组,根据所给的图片和单词讨论计划。
2.个人活动,学生根据提示把完整的句子写在相应的图片下面。
3.小组活动,学生相互交流,讨论答案。
4.全班活动,教师选取4—6名不同组的学生在班上朗读自己的文章。教师必要时可以给学生提供语言支持,可以让有意愿的学生读自己的文章,尽可能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课后,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结合实际写一篇本市一日游英文旅游计划,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巩固课堂学习效果。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写作任务,有较多的人际交往,有较多的机会思考、决策、应变,使学生既学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实现彼此间的互动,使写作变成了一件趣事,又能够从那些与自己不同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对问题的理解更丰富和全面,从而促进思维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三)层次性原则。在以班级授课为主要形式的学校教育中,我们结合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实际把分层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结合起来,用分层学习来促进个性化学习,从而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不低于个体的实际发展水平上获得最大幅度的提高。由于我校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在写作练习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设计必答问题、选做练习,或者将任务或练习标上难度等级,这样就使应用文有了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如,在讲授《英语》(基础模块2·高教版)Unit 1 I Laughed till I Cried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平台给出四幅图,学生观察图片后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作业:
C 层(差生):根据所给的信息用一句话描述每幅图片。
B层(中等生):根据所给的信息用一句话描述每幅图片,并写出意思连贯的一段话。
A层(优秀生):根据所给的信息用一句话描述每幅图片,然后,写出意思连贯的一段话,最后,请你以Mary的名义给《家庭生活》杂志写一封信。
(四)思想性原则。任何一种语言教学都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传授过程,而是寓思想教育于语言学习的过程。英语教师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我们课题组老师利用英语课堂这个教育阵地,寓思想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如,在讲授《英语》(基础模块1·高教版)Unit 4 Welcome to Our Party时,老师播放一段西方人举行生日聚会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并体验聚会的设计和开展,学会团队合作。然后,教师布置学生以Mary的名义写一封电子邮件,邀请李明参加自己的生日聚会。
(五)技巧指导原则。让学生熟悉各种英语应用文及写作技巧。熟悉英语应用文的结构、组句成段、组段成篇至关重要。教师平常讲课时应介绍如书信、通知、便条、日记等多种写法,还要介绍其写作技巧。教师多给学生提供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应用文范文,引导他们如何欣赏范文,从中学习写作技巧,从而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具体如下:
首先,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英语的五种基本句型:① S+V (主语+不及物动词);② S+V +O(主语+ 及物动词+宾语);③ S+V+ P( 主语+连系动词+表语);④ S +V+IO + DO (主语+及物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⑤S+V+O+C (主语+及物动词+宾语+宾语补足语 )。英语中千变万化的句子归根到底都离不开这五个基本句型。因此,这五个基本句型应作为写作训练的出发点。
在保留基本句型的基础上,给主语、谓语或宾语扩充一些修饰语。如,“The girl over there is his sister.”可变为“The girl who is playing basketball over there is his sister.”
其次,要求学生用好文章中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过渡词或衔接词,以增加文章的逻辑性。教师可以把常见的过渡词列出,让学生掌握运用。
四、教学效果与收获
1.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更关注词汇的搭配,句式结构及灵活运用语法规则的训练。这使得他们在自我探索中真正掌握了英语词汇、语法以及语境诸方面的系统知识,并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在阅读课和课外阅读学习中,学生注意到语言整体输入的重要性,通过大量阅读逐步培养语感,努力克服汉语的干扰;在课外写作练习中,学生开始注意好句、妙句并自觉进行抄录、背诵,有意识地接受、运用表达合适的英语,大部分学生能写出语法正确、篇章合理、错误较少的文章。
2.教师自身的收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决策、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教学结果进行分析,引导自我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为改善教学进行研究。同时,教师重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实践、自主学习的过程。
五、结束语
英语应用文写作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易入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种知识积累和不断实践的过程。教师应不断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新方法,促进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不断发展,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 黄光辉. 中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 . 广东教育·职教, 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