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华材概况 > 优秀教师

盟员刘爱清:教书育人堪为师 参政议政亦有为

来源:珠江时报   佛山民盟时间:2019-09-11 16:13 分享至:

委员档案

姓名:刘爱清

职务民盟禅城区总支副主委佛山市人大代表、禅城区政协常委、佛山华材职业技术学校工艺美术专业科长

履职感言:抓住方向,做实调研,研究透彻问题,才能履好职。

声音:运用大数据,政府、企业、职业院校共建职教信息化平台,深化政、企、校的合作,让数据驱动产、教、研的发展,提高禅城区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

牵头成立工艺美术专业,带领学科成为国家级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学生规模翻三倍,向社会输送大批技能型人才……她就是佛山华材职业技术学校工艺美术专业科长刘爱清,从教27年,兢兢业业、桃李满天下,多次获市、区级的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的荣誉称号。

2016年成为禅城区政协委员后,刘爱清把职业教育作为参政议政的切入点,为推动中心城区职业教育发展而发声,其撰写的《关于打造“中高职一体”职教强校,助力禅城首善之区建设的建议》被评为2018年度优秀提案。

风采

27年深耕职教身体力行推动一体化教学

在佛山土生土长的刘爱清,1992年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就回到了佛山,就职于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做了一名服装设计专业的老师。“1992年,位于丝织路的华材新校区刚建成,一看到新校区,感觉新校园环境不错,于是就选择来了华材,但当时刚毕业的我对职业教育是完全不了解的。”

刘爱清一毕业后便埋头扎进了职业教育,这一干就是27年。2003年,基于工艺美术设计行业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考虑,华材新建工艺美术专业,委派刘爱清担任专业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早在1999年,华材就尝试与广东省轻工业学校合作,在学校设立美术专业教学点,直接沿用中专的教材和课程设置,当时的场室、师资等都是与服装专业共用,特别是教研上没有形成系统,教学手段单一,师资薄弱。”

新建学科,首要解决的是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问题。刘爱清带领她的教学团队,通过市场调研和参照高等院校课程设置,确定了以培养平面设计助理和室内设计助理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新的工艺美术专业课程体系,但基于场地、设备等条件限制,彼时的工艺美术专业的课程依旧是以基础美术、设计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不足,与设计行业日益发展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脱节,学生到企业后不能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教学效果一般。

伴随着学校计算机房、实训中心的相继投用,工艺美术专业也迎来了新发展。刘爱清说,解决了硬件问题后,工艺美术专业也开始探索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以设计项目教学为主,带领学生走出学校,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市场需求,并引进企业项目,由老师带领学生给企业做设计,进行实战教学。”

刘爱清介绍学生制作的花灯作品

此外,从2012年开始,刘爱清领着美术专业的老师开始探索“工作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技能+技艺就业+创业”的特色课程,整个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渐进的方式展开:第一至第三学期学生进行基本职业技能学习;第四学期进入工作室教学模块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岗位核心能力;第五学期依据个人的能力与志愿,选择相应的专门化方向,在工作室中进行项目化学习,用真实项目——企业订单驱动课程教学,完成由学生到岗位角色的转换;第六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实现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

在刘爱清的带领下,华材工艺美术专业成为国家级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建设水平领先全省同类院校。学生规模也从每届1个班,发展到现在每届4个班,在校生约550人,学生数翻了三倍,向社会输送了大批技能型人才。

2016年,刘爱清成为了一名禅城区政协委员,在新平台上也有新作为。“作为新委员,心里很忐忑,在本职工作中,我接触的是学校、学生、教育领域相关的工作,相对来说,对社会其他方面的认识不够深刻,能成为政协委员是对我的一大鞭策。”

在教育职业领域工作多年,成为委员后,刘爱清便把熟悉的职教作为履职的切入点。去年,她撰写了《关于打造“中高职一体”职教强校,助力禅城首善之区建设的建议》,提出建立一所“中高职一体”的职教强校,是区域建设人才资源的保障,并分析了目前趋势,禅城优势与不足,提出了三个建议方案供政府参考。该提案以民盟禅城总支名义递交,被评为2018年度优秀提案,给了她莫大的鼓励。

刘爱清总说,自己是新人,要不断学习,提高履职水平,努力从一名合格的委员,向优秀委员前进。“我发现,要抓住一个方向,认真调研,把一个问题研究透彻了,才能更好履职,真正做好参政议政。”

献策

运用大数据政企校共建职教信息化平台

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各类技术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多,从国家到地区,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职业教育对于一个地区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当地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刘爱清认为,作为中心城区的禅城,技能劳动者数量及质量不足以支撑起本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和要求。而过于重视外招,却忽视内培,是有失偏颇的。“不少企业反映会有‘用工荒’,招不到人。而本地学校培养的人比外招的人更容易留在本地发展,也对本地更有归属感。”

“在禅城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不是很乐观。”刘爱清表示,2016年全省对中职学校办学情况进行评估,由于办学规模、办学条件等原因,曾经的区属光明职中、财经学校被取消了办学资格,光明职校转型为短期培训机构,财经学校并入华材职校,区属职校就只剩下华材职校一所,“在现今各行各业联盟成立潮下,教育也不例外,共享社会抱团取暖成为发展路径,而孤独的华材职校也只能独自奋力前行。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利用华材这个平台,培养技能人才,服务本地发展。”

刘爱清建议,禅城区教育部门要积极“走出去”,联合其他地区教育部门,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进职业教育院校共建、共享资源,实现共赢。“如果不同职校开设有一样的专业,那么可以共同研究、交流,建立一套人才培养基本模式,实现效益最大化。”刘爱清强调,委员会专家要涵盖不同领域骨干人才,包括不同层次教师骨干,企业精英,教育界专家学者等。

同时,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刘爱清看来,以信息化为手段,发展“互联网+教育”,提高禅城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势在必行。

她建议,以大数据为基础,政府、企业、职校搭建起职业教育信息化平台,深化政、企、校的合作,让数据驱动产、教、研的发展,提高禅城区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政务服务沉淀的大数据要用‘活’,此外,企业需求、兼职教师人才库、远程教学与培训、学生实践实习、中小学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课程资源等内容都要纳入共享平台。”